Historical image, 1921, ILC 3rd Session - Commission on Weekly Rest.jpg

国际劳工组织的历史

© ILO

2019年,国际劳工组织庆祝其成立一百周年,我们借此机会以十年为节点,回顾国际劳工组织许多改变人们生活的重大事件。

国际劳工组织在大萧条、去殖民化、波兰团结工会的创建、南非战胜种族隔离等重要历史节点发挥了作用,如今又在为公平的全球化建立一个合乎伦理和富有成效的框架方面发挥了作用。

国际劳工组织创建于1919年,是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凡尔赛条约》的一部分,反映了“只有以社会正义为基础,才能建立世界持久和平”的信念。

成立早期

国际劳工组织于1920年夏季迁往日内瓦,由来自法国的阿尔伯特·托马斯 (Albert Thomas) 出任第一任总干事。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国际劳工组织通过了九项国际劳工公约和十项建议书。这些标准涉及(劳动世界中的)关键问题,包括:

1926年,专家委员会成立,负责监督国际劳工组织标准的实施。该委员会至今仍在运作,由独立的法律专家组成,负责审查各国政府报告,并每年向国际劳工大会提交关于国际劳工组织公约和建议书实施情况的报告。

1932 年,来自英国的哈罗德·巴特勒 (Harold Butler) 接替阿尔伯特·托马斯出任总干事,上任不久即面临大萧条和由此带来的大规模失业问题。巴特勒意识到,处理劳动事务需要国际合作。因此,美国于1934年成为国际劳工组织成员国,尽管其当时仍未加入国际联盟。

1939 年二战前夕,来自美国的约翰·维南特 (John Winant) 接任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他出于安全考虑,于1940年5月将国际劳工组织总部临时迁至加拿大蒙特利尔。

他的继任者,来自爱尔兰的爱德华·费伦(Edward Phelan),曾参与起草1919年国际劳工组织《章程》,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于费城举办的国际劳工大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来自41个国家的政府、雇主和工人代表共同通过了《费城宣言》作为国际劳工组织《章程》的附件。至今,《费城宣言》仍是国际劳工组织目标和宗旨宪章的组成部分。《费城宣言》提出了二战后国际劳工组织工作的关键原则,其中包括“劳动不是商品”,以及“全人类不分种族、信仰或性别都有权在自由和尊严、经济保障和机会均等的条件下谋求其物质福利和精神发展”。

走向全球

1946年,国际劳工组织成为新成立的联合国的第一个专门机构。

1948年至1970年,来自美国的戴维·莫尔斯(David Morse)担任总干事,在他的领导下,国际劳工组织的成员国数量翻了一番,并呈现出全球化的特征。工业化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相比成为了少数,预算增长了五倍,工作人员数量增加了四倍。

1960年,国际劳工组织成立了总部设在日内瓦的国际劳工研究所,1965年在都灵建立了国际培训中心。1969年,国际劳工组织在成立50周年之际荣获诺贝尔和平奖。

1969年,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戴维·莫尔斯代表国际劳工组织接收诺贝尔和平奖奖章,由挪威议会诺贝尔委员会主席阿赛·利奥内斯(Aase Lionaes)颁奖。 © ILO
  1969年,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戴维·莫尔斯代表国际劳工组织接收诺贝尔和平奖奖章,由挪威议会诺贝尔委员会主席阿赛·利奥内斯(Aase Lionaes)颁奖。©国际劳工组织

1970年至1973年,来自英国的威尔弗雷德·詹克斯(Wilfred Jenks)担任总干事。他推动了国际劳工标准的发展及其监督机制的建设,特别是促进了自由结社和自由组织的权利。

他的继任者,来自法国的弗朗西斯·勃朗夏(Francis Blanchard),扩大了国际劳工组织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合作。国际劳工组织在将波兰从专制政体解放出来的运动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波兰于1957年批准了关于结社自由的第 87号公约,基于对这一公约的尊重,国际劳工组织全力支持了波兰团结工会的合法性。

1989年,来自比利时的米歇尔·汉森(Michel Hansenne)上任,并在后冷战时期领导国际劳工组织,强调将社会正义置于国际经济和社会政策核心位置的重要性。他还推动了国际劳工组织的去中心化进程,将活动和资源向总部以外的地区转移。

1999年3月,来自智利的胡安·索马维亚(Juan Somavia)担任总干事,强调将“体面劳动”作为全球战略目标,推进公平全球化。他还强调,工作是消除贫困的关键手段,并指出国际劳工组织在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到2015年将全球贫困人口减半的目标中发挥的作用。在索马维亚的领导下,国际劳工组织成立了全球化社会影响世界委员会,该委员会发布了一份重要报告,应对全球化给社会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变化,以帮助人们应对挑战。

2012年5月,来自英国的盖·莱德(Guy Ryder)当选为国际劳工组织第十任总干事,并于2016年11月获得连任,开启他的第二个五年任期。莱德强调,劳动世界的未来并无定数:人人享有体面劳动是可能的,但它的实现需要全社会行动起来。正是基于这一迫切需求,国际劳工组织于2019年成立了劳动世界的未来全球委员会,以此作为其百年纪念活动的一部分。

Image
Two women and a man working on a farm in Colombia
我们的故事,你的故事

我们的故事,你的故事

了解国际劳工组织的过去、现在和未来